中教数据库 > 中华病理学杂志 > 文章详情

p-AKT/p-mTOR蛋白在儿童Burkit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

更新时间:2023-05-28

【摘要】目的 ?探讨PI3K/AKT/mTOR信号传导通路标志蛋白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(p-AKT)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(p-mTOR)在儿童Burkitt淋巴瘤(BL)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。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8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的58例儿童BL病例,同时收集30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(RH)做对照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-AKT、p-mTOR在BL及RH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,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患儿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。结果 58例BL患儿中,确诊后失访6例。接受治疗与随访的52例患儿,男43例,女9例,中位年龄为5岁(2~14岁)。p-AKT、p-mTOR蛋白在儿童BL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(r=0.759,P0.05)。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-AKT阳性组的5年总生存率(OS)、无进展生存率(PFS)均较阴性组明显降低(分别72.7%比94.7%,χ2=4.123,P=0.042; 66.7%比94.7%,χ2=5.822,P=0.016)。p-mTOR阳性组的5年OS较阴性组显著降低(71.0%比95.2%,χ2=4.881,P=0.027),但PFS较阴性组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p-AKT/p-mTOR双阳性组的5年OS、PFS较存阴组(单一蛋白表达缺失或p-AKT/p-mTOR均不表达)显著下降(OS: 69.0%比95.7%,χ2=6.285,P=0.012; PFS:65.5%比91.3%,χ2=5.405,P=0.020)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,结果显示p-AKT/p-mTOR双阳性、高LDH和IPI 3~5分是影响BL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,p-AKT阳性、p-AKT/p-mTOR双阳性、巨大肿块(>10 cm)、高LDH和IPI 3~5分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(P<0.05)。结论 PI3K/AKT/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-AKT、p-mTOR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是儿童BL诊断的参考和评估预后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。

【关键词】

21 2页 免费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

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

0/500
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教立场
相关文献
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2021022288号-1

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